作者:胡飛通
原始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h4W_ElxEWIYpt0NLp2SAfA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Web3是什麼。簡單來說,Web3是去中心化的互聯網。談論Web3而不談論去中心化是毫無意義的。
不可能三角形的前提
談到去中心化,區塊鏈是不可或缺的。而談到區塊鏈,人們無法逃避區塊鏈三難問題:去中心化、可擴展性和安全性無法同時實現。
但這有一個前提,即在某些技術條件下。在這些條件下,提升一兩個方面必然要犧牲其他方面。例如,許多當前的項目聲稱可以實現每秒數千甚至數萬筆交易(TPS),甚至達到數十萬筆。這是通過犧牲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來實現的。因此,這些項目並沒有堅實的安全基礎。在更極端的情況下,它們本質上是偽裝成Web3的互聯網項目,披著羊皮賣狗肉。
如果有技術進步呢?
然而,實現這三者並不是不可能的,需要技術的進步。當技術取得突破時,整體改進就變得可能。例如,如果計算能力和網絡速度提高,TPS可以提高,而不會犧牲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技術進步可以帶來單向或綜合性突破。例如,存儲證明的發展使得PoC(容量證明)共識可以實現與PoW(工作量證明)共識類似的安全性。因此,區塊鏈可能不需要依賴耗能的方法來提供去中心化的基礎信任。拜占庭共識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使得PoS(權益證明)可以為安全需求較低的情況提供一個降級的安全基礎。密碼學的進步增強了交易的安全性,平衡了安全性和可用性。零知識證明的發展可能提供全面性突破,潛在地支持同時實現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擴展性。
零知識證明是什麼?
簡單來說,零知識證明是一種密碼學方法,允許一方(證明者)向另一方(驗證者)證明某些信息是真實的,而無需提供任何額外信息。
這個解釋可能太抽象了,讓我們將其分解為兩個主要方面:
1) 證明:這意味著使用證明字符串(一個固定長度的偽隨機數)來證明某事。這可以是存儲的數據、完成的計算等。
2) 零知識:這意味著在證明相關信息時,不會洩漏任何實際信息。它證明了已經進行了計算,而不揭示計算的具體內容或輸入數據。
還是太抽象?讓我們舉個更具體的例子:例如,您在百度雲存儲了一個數據。您怎麼知道百度雲沒有丟失或篡改您的數據?除非您下載並進行比較,這樣很麻煩。所以,您只能選擇相信它,如果出了問題,後續再處理。
另一個例子,您在阿里雲上租了一台虛擬機運行程序。您怎麼知道該程序執行的結果是正確的?您假設它是正確的。您想,阿里雲為什麼要欺騙您呢?所以,您相信它。但沒有保證,沒有證明。
然而,如果有技術進步使百度雲或阿里雲計算平台能夠在每次存儲或計算後為您提供一個數學上嚴格的證明,一個您可以輕鬆驗證的證明,那麼您就不必簡單地相信它們——您可以選擇驗證。這在去中心化網絡中尤為重要。記住:不要相信,要驗證!
如果這些證明是公開可驗證的,意味著任何人,包括您,都可以在不暴露任何私人信息的情況下驗證它們,那就太完美了。這就是零知識證明的意義。
為什麼零知識證明將無所不在?
首先,讓我們了解為什麼百度雲或阿里雲沒有提供這樣的證明。原因很簡單:零知識證明是一種新技術,盡管它發展迅速,但仍然不夠成熟。目前,使用它的成本非常高。簡單來說,生成證明的成本遠遠高於重新進行計算本身,使其實際上不切實際。
然而,在去中心化網絡中,情況略有不同。首先,去中心化網絡本質上是昂貴的。例如,在以太坊上的計算——看看Gas費用。這些高成本是由於每個節點需要重複相同的計算,使成本比中心化計算高出數千倍。如果我們可以在鏈下進行計算並直接提交證明到鏈上,那麼計算只需進行一次,同時仍然確保安全。這就是zkRollup的理論基礎。大多數zkRollup的計算是中心化的,但是它們的計算被提交到去中心化網絡進行驗證,利用第1層的安全性。通過這種分層,網絡擴展了。這意味著網絡擴展而不會削弱安全性,去中心化的基礎仍然完整。
zkRollup不僅可以使用零知識證明利用以太坊第1層的安全基礎來擴展,其他應用也可以做到。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應用現在運行一個第2層,直接將證明提交到主鏈,以利用其安全性並實現去中心化信任。這樣,眾多Web2應用程序可以集成到安全的區塊鏈網絡中,並可以直接與比特幣、以太坊或Filecoin互動。
在零知識證明作為基礎的情況下,Web2應用程序有機會遷移到Web3。可能的Web3架構可能包括:
1. 一些具有足夠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使用像PoW或PoC這樣的共識機制,建立去中心化網絡信任並作為Web3的安全基礎。
2. 提供零知識證明服務的零知識證明服務層,將應用程序與安全的區塊鏈網絡鏈接起來。
3. 構建DA層的去中心化存儲網絡,使用零知識證明技術確保隱私和數據安全。
4. 使用中心化計算的各種應用程序,通過零知識證明服務層構建證明,並使用區塊鏈網絡進行驗證以確保正確性和完整性。數據存儲利用去中心化存儲網絡,同樣通過零知識證明確保正確性和完整性。
需要多長時間呢?
有些人可能會問,當前的Web3應用程序似乎不是這樣的,對吧?確實,它們不是。Web3仍處於起步階段。
目前,從應用層面來看,Web3要麼將合約放在第1層,依賴重複計算提供安全性,要麼僅將代幣放在合約中,偽裝成Web3(沒有去中心化的安全保證)。一個有希望的趨勢是,許多Web3項目可以運行在Rollups中,使用OP或ZK方法利用第1層的安全性。然而,我們可以看到,Web3仍然是非常小眾的,主要集中在金融(DeFi)上。多年來被討論的GameFi和SocialFi仍處於實驗階段。
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去中心化存儲(足夠去中心化的DA網絡),數據無法去中心化,具有大量數據交互的應用程序無法實現Web3。此外,零知識證明技術僅在理論上證明了其可行性;其效率和成本效益仍需要通過工程和方法上的重大改進。這兩個領域對於Web3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當這兩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時,去中心化互聯網時代將到來,Web3時代也將到來。到那時,即使是百度雲和阿里雲也需要通過去中心化信任網絡來證明他們的服務。否則,新的應用範式將自然而然地出現來滿足這種需求。
需要多長時間?很難說。但趨勢是明顯的。不要對短期有過高期望,也不要低估長期逐步發展的力量。奇點可能就在下一個周期中。
跟著我們Twitter:https://twitter.com/WuBlockchainTelegram:https://t.me/wublockchainenglish
了解更多:
Qubetics白名單填滿迅速!見證下一個加密狂潮,超越Solana和Cardano
Algorand和SEI已經完蛋了嗎?投資者對MoonBag加密貨幣長期投資感到樂觀,因為其流動性和可持續性
Qubetics白名單超越Arbitrum和Solana,因為他們在保持未來地位方面遇到困難
MoonBag價格起飛,遺棄Floki Inu和Dogwifhat留在幕後
MoonBag模因幣風靡一時,Chainlink和Jupiter投資者也跟風
成功激增:BlockDAG的5450萬美元預售使XRP和Notcoin的努力相形見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