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控制全球一半以上的官方黃金儲備,這一集中化正重塑當前的全球金融
到2025年,五個國家將擁有全球一半以上的官方黃金儲備,這一集中化的趨勢正重塑當前的全球金融。美國領先,擁有8133.5公噸黃金,其次是德國3351.5公噸、義大利2451.8公噸、法國2437.0公噸以及俄羅斯2335.9公噸。
總體而言,這些國家共同擁有大約18,706.2公噸黃金,而當前估計的全球黃金儲備總量為35,938.6公噸。2024年,央行購買了超過1,000公噸黃金,這一過度購買促進了全球逐步遠離美元的趨勢。
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黃金協會,通過Brand Vision Insights
同樣閱讀:去美元化激增:70多國拋棄美元
這些黃金儲備如何重塑2025年的全球貿易並挑戰美國的主導地位
來源:ShutterStock
今天的格局有所不同,這要歸功於全球央行所購買的大量資產。波蘭在2024年購買了創紀錄的3.24%全球黃金,這一驚人的增長使波蘭進入了重要黃金買家的行列。
來源:世界黃金協會
土耳其在經歷貨幣危機後,成功在上週積累了74.79公噸黃金。印度在本月增添了72.62公噸黃金,中國則繼續保持自2022年底以來的常規積累。
五大國家對全球控制的壓制
美國的外匯儲備中,近四分之三由黃金構成。紐約聯儲和黃金堡主要持有大量的美元,這些美元來自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各國可用美元兌換美國資產的時代。
德國的大部分黃金來自戰後積累的盈餘以及全球範圍內出售德國資產所得。德國聯邦銀行安排將大量黃金從美國和法國運送到法蘭克福的銀行金庫,因此自己持有這些財寶。黃金佔德國總儲備的70.6%,這表明對黃金的信任已經存在多年。
義大利的儲備中,約67.5%由義大利國家銀行管理,儘管曾有過幾次關於將其出售以縮減國家債務的政治討論,但這些黃金仍被保留以提供穩定性。
法國擁有2,437.0公噸黃金,這佔其總儲備的68.6%,這一結果源自戴高樂總統領導的基金交換僵局。
俄羅斯在2025年以大量黃金位居全球黃金持有國的末位,這一增長是自2008年以來的四倍,並且克里姆林宮系統性地減少了對美元的依賴。雖然黃金僅佔俄羅斯總儲備的28.1%,但這一策略在西方制裁凍結俄羅斯其他外國資產時證明了其先見之明。
央行購買狂潮在全球繼續
為了遏制通脹並防範地緣政治挑戰,全球各地的央行都轉向貴金屬。世界黃金協會宣布,2024年黃金購買量超過1,000公噸,延續了創紀錄的購買潮。
中國的策略反映了新興市場遠離傳統方法的變化。中國央行擁有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黃金儲備只有2,279.6公噸,佔其整體資產的4.6%。自2022年底以來的每月購買暗示中國將不再如此依賴美元資產。這些購買也跟隨了全球黃金主導的趨勢,因為新興市場將這些資產納入儲備,因為它們是“免制裁的”。
同樣閱讀:80%的美國人希望比特幣進入國家儲備,取代黃金
一些較小的國家也加入了積累黃金的競賽。捷克今年增購了20.5公噸黃金,這相當於增長了66.87%,而伊拉克則購買了20.09公噸。
這一購買潮發生在全球通脹擔憂和貨幣不穩定的背景下。黃金作為對貨幣貶值的對沖作用,已經通過最近的經濟動盪得到了加強,並使其對尋求多元化投資組合的央行更具吸引力。
數據顯示,瑞士的全球出口領先,達到1160億美元,而英國為660億美元,香港為570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主導進口,達到1030億美元,印度以520億美元緊隨其後。這一模式突顯了貴金屬向新興經濟體流動,這些國家正積累戰略儲備。
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歐洲統計局、Statista
2025年黃金儲備對美元主導地位造成嚴重壓力
全球政治不穩定的加劇,使得分析師所稱的美元挑戰越來越明顯,因為各國現在看到了持有硬資產以保護財務地位的價值。幾個國家正在試圖通過使用不容易受到制裁干擾的不同系統,逃脫依賴美元進行貿易。
同樣閱讀:摩根大通:比特幣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超越黃金
數據顯示,這一去美元化趨勢將會加劇,主要是因為新興國家在積累儲備方面投入了更多努力,以防止貨幣和政治問題。無可置疑的是,這一黃金儲備集中化的趨勢將會持續,問題不在於這些持有國如何重塑世界貿易和貨幣體系,而是在於它們如何改變2025年的全球貿易格局。